Isomorphism Theorem

The Third Isomorphism Theorem

Posted by Maggie on July 11, 2022

The Third Isomorphism Theorem

Lattice Isomorphism Theorem 中,可以看到很多本來在群中有的關係,在同時取 quotient group 之後,仍然會在取出來的 quotient group 之間保持。這時,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:==quotient group 的關係在取 quotient group 之後,會不會維持?==

定理:The Third Isomorphism Theorem

這個定理想要說的是:在條件夠好的狀況下,「商群關係可被取商群保留」。不過這個定理的條件有點多。所以分開描述。

定理敘述

The Third Isomorphism TheoremDummit 一書中的描述第一眼看過去會有點難懂。不過它大致上想表達的是像下面這件事:

:::danger

Thm 假定 $H$ 是一個群,且假定 $K$ 是某個 $H_1, H_2$ 共有的 normal subgroup

\[\begin{align} K &\lhd H_1 \newline K &\lhd H_2 \end{align}\]

normal group 的關係,取商群後仍會保留:

\[H_1 \lhd H_2 \Rightarrow (H_2/K) \lhd (H_1/K)\]

更進一步,在 $H_1 \lhd H_2$ 的狀況下,取商群也會保留原本的商群關係:

\[H_1/H_2 \simeq (H_1/K)/(H_2/K)\]

:::

這整個脈絡看起來滿直覺的:看到「normal subgroup 會維持」,就會忍不住想要娶個 quotient group,於是就有另外一個「quotient group 的關係也會維持」的部分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:normal subgroup 的部分其實可以強到充要條件:

\[H_1 \lhd H_2 \iff (H_2/K) \lhd (H_1/K)\]

但這個是 Lattice Isomorphism Theorem 第二部分的內容。

上面的描述方式,就達成定理結果所需要的條件來說,其實有些「多餘的成分」。比如說下面這兩個條件:

\[\begin{align} K &\lhd H_1 \newline K &\lhd H_2 \end{align}\]

在已知 $H_1 \lhd H_2$ 的狀況下,其實等價於:

\[\begin{align} K &\lhd H_1 \newline K &\leq H_2 \end{align}\]

這是因為 $K \lhd H_1$,所以任何 $H_1$ 中的元素都可以 normalize $K$。但「$H_2 \lhd H_1$」,所以依照 $\lhd$ 的定義要有「$H_2 \leq H_2$」,而這也就表示「$H_2 \subseteq H_1$」,也就是 $H_2$ 被包在 $H_1$ 裡。所以,$H_2$ 中的元素當然也都可以 normalize $K$。

依照上面的描述,把這些條件的相依性稍微重新排列一下,就會變成在書中所看到的描述方式:

:::danger Thm (The Third Isomorphism Theorem)

假定 $H_1$ 是一個群,且 $K, H_2 \lhd H_1$。若 $K \leq H_2$,則原有的 $H_1 \lhd H_2$ 的關係可被取商群維持:

\[(H_2/K) \lhd (H_1/K)\]

更進一步,取商群也會保留原本的商群關係:

\[H_1/H_2 \simeq (H_1/K)/(H_2/K)\]

:::

這看起來瞬間短了很多。

這邊看到 $K \leq H_1$,對照回 Lattice Isomorphism Theorem 的描述,就會發現本質上還是在討論那些原來的群中,那些「夠格取商群」的子群們,以及他們的商群。

定理證明

上課是考慮這個映射:

\[\begin{align} H_1/H_2 &\to (H_1/K)/(H_2/K) \newline (x_1H_2) & \mapsto (x_1K) \cdot (H_2/K) \end{align}\]

然後把他是 isomorphism 證明一次。不過課本的證明方式更簡單。課本是考慮:

\[\boxed{\begin{align} \psi : (H_1/K) &\to (H_1 / H_2) \newline (h_1K) & \to (h_1H_2) \end{align}}\]

然後只要證明三件事:

  1. $\psi$ 是 well-defined
  2. $\psi$ 是 surjective homomorphism
  3. $\psi$ 的 kernel 是 $H_2/K$ \(\ker \psi = (H_2/K)\)

那麼這個定理就自動證明完了。因為:

  1. homomorphismkernel 必定是 normal subgroup,所以只要證明上面兩件事,就自動有:

    \[\ker \psi = (H_2/K) \lhd (H_1/K)\]

    因此自動證明了 normal subgroup 的部分。

  2. 套用 first isomorphis theorem,「定義域除上 kernel 後,商空間跟值域同構」。而 $\psi$ 的定義域是 $(H_1/K)$,值域因為 surjective 所以就是 $(H_1 / H_2)$,如果 kernel 又是 $(H_2)/K$,那就有: \((H_1/K)/(H_2 K) \simeq (H_1/H_2)\)

==well-defined==:這個問題一樣出在「取了不同 $h_1$ 造出同樣的 coset 時,他們會被送到一樣的地方嗎?」所以就來檢驗看看。假定:

\[(h_1K) = (h_1'K)\]

接著要問下面這件事會不會對:

\[(h_1 H_2) \overset{?}{=} (h_1'H_2)\]

但這根本是顯然。因為 $K \leq H_2$。所以:

\[\begin{align} (h_1K) &\subseteq (h_1H_2) \newline (h_1'K) &\subseteq (h_1'H_2) \end{align}\]

但 $(h_1K)$ 又跟 $(h_1’K)$ 一樣,所以這根本就是在說:

\[(h_1K) = (h_1'K) \subseteq (h_1H_2\cap h_1'H_2)\]

既然兩個 coset 的交集非空,那麼他們就只能是同一個 coset

\[(h_1H_2) = (h_1'H_2)\]

==surjective homomorphism==:首先,surjective 是顯然。因為 $h_1$ 的範圍是所有 $H_1$ 中的元素,所以這所有的 $h_1$ 與 $H_2$ 所形成的 coset,就是 $H_1/H_2$ 的定義。因此這個映射 surjective

homomorphism 的部分也很直接:這就是 coset 間的乘法。

\[\begin{align} \psi((uK)(vK)) &= \psi(uvK) \newline &= uv H_2 \newline &= (uH_2)(vH_2) \newline &= \psi(uK)\psi(vK) \end{align}\]

因此是個 homomorphism

==kernel==:直接由定義爆開

\[\begin{align} \ker \psi &= \{hK \mid h \in H_1, (hH_2) = H_2\} \newline &= \{hK \mid h \in H_1, h \in H_2\} \newline &= \{hK \mid h \in H_2\} = H_2/K \end{align}\]